液晶之家

 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1861|回复: 2

[技术资料] 品质教育基础知识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4-12-2 14:31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品质教育基础知识
*品质概念
一.前言:
   品質管制是根據消費者導向之思想,掌握誰是顧客,以及其需求, 利用公司固有之能力,快、優、廉的生產製品(電子槍、偏向線圈、映像管、LCD等),因此公司每一位同仁在工作崗位上都應具備品質意識、問題意識、危機意識、改善意識,才能在同仁的合作協力之下排除問題點,進而產出顧客滿意的產品。
二.品質管制的意義:
   (1)品質管制係指→品質改善、品質維持、品質發展的廣義管理範圍。
   (2)品質管制是→集合公司中全員的智慧與力量,進而靈活哂媒M織系統來促進公司內全
體所有人、事、物品質之改善,以全面提高各單位之管理水準而達成公司之經營目標。        
三.品質管制的目的:
   除滿足顧客之外,最終目的乃在降低成本及改善公司經營體質 ,進而獲得較大的生存空間,使公司及同仁均同蒙其利。
四.實施品質管制的理由?
   (1)產品“售價”每年穩定地下降
(2)品質“認識率”與品質“改善率”
   (3)薪資調整(成本升高)
*品質管制之演進與管制方法

三.品質管制的領域:
   (1)品質計劃:市場品質調查、製品規格、可靠性設計。
   (2)材料請購:材料規格、品質管制(品質契約)。
   (3)生產準備:設備計劃、治具選擇(安全裝置)。
   (4)製程狀況:管制點之設定、計測技術、安全預防。
   (5)製品檢查:功能檢查、信賴度試驗、檢查記錄處理。
   (6)抱怨處理:售後服務。

四.QC與QA之差異:
   QC只是管制在厂内,而QA是从产品规划、设计、进料、生产、出货、仓储、交付、
使用等均要作出保证。
五.製程管制方法:
製程管制:在製程過程中,利用工程知識與統計方法,將製造條件包括材料、機械、人員、方法、充份標準化,並控制其變動在管制狀態下,使產品品質符合規格要求,如製程有異常現象時,則找出異常的原因,並加以消除預防其再度發生的連續工作。
六.執行方法:
   (1)機械設定情況:
      (a)刀具、模具、工具按其樣式規格加以分類,由技術人員負責管制。
      (b)機械保養由特定人員做定期檢查維護,操作人員做日常保養維護。
   (2)首件檢查:
      每次更換刀具、模具、機件、第一次上工或偶發性異常。
      方法:按檢驗標準,由技術人員或作業人員調機後第一件產品自行檢視後,會知品質
人員確認,合乎標準方可生產。
   (3)製程中自主檢驗:
      按各機件之部位做隨機化之檢驗,即抽樣檢查。
      方法:按檢驗標準,由作業員自行檢視。
   (4)巡迴檢驗:
      由品管員按檢驗標準來決定檢驗數量,如發現異常時採全檢方式往前推進,至檢驗到
   合乎標準之機件為止。
   (5)試驗室檢驗:
      每天新產品試用或品質重大異常時才能行此項。
   (6)稽核:
      由高階層之各主管負責,進行複檢工作。
   (7)異常原因追查與改善行動:
      異常時由品管員填具品質異常聯絡單,說明異常原因、地點、時間、機械及機種名稱,
呈報主管、品管部分析原因並填具改善對策後交給現場單位參考,由現場單位主管擬
訂改善措施後再交品管單位查核,以便複核追蹤。
七.品管管制的具體管理方法(三項原則):
   (1)預防原則品質設計、IQC、PQC、OQC)
      產品在“製程中”發現品質不良,才來加以檢驗,此時已慢了一大步,且浪費了工時、
原料及延誤交貨期,眾所週知“品質是製造出來的,不是檢查出來的”,且品質在“設
計”時即已決定了,因此對於產品的設計、原物料、零件等進料與製程皆需事先預防
並採取適當技施。
   (2)異常原則:
      產品的“品質變異”,只要在容許的管制界限內,則可繼續生產,如有不正常的情形發
生或品質變異太大時,則生產製程要採取必要的對策,以減少損失。
   (3)科學方法原則:
      使用品質管制的方法,如品質管制圖、直方圖、柏拉圖、特性要因分析圖等,都需要大量的數據,因此收集充分的資料、客觀的判斷、採取正確的行動,是科學方法的一種原則。
*        科学方法简单介绍(QC7大手法)
   (1) 柏拉圖(重點之掌握)
   (2)查檢表(作業確認、問題掌握)
   (3)直方圖(變異之掌握)
   (4)散佈圖(掌握分布状况)
   (5)層別法(資料之分類)
   (6)魚骨圖(原因、結果之系統化)
   (7)管制圖(工程之管理)
  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较多的为柏拉图、查检表、鱼骨图、管制图。
*        4M1E简单介绍及关键要素
1.说明:4M指:MAN(人)、MACHINE(机器)、MATERIAL(材料)、METHOD(法) ,
       1E指:ENVIROMENT(环境)
2.关键要素:
   人: (1)是否遵守標準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(6)是否具有經驗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(2)作業效率是否良好?           (7)配置是否適當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(3)是否具有問題意識?           (8)有無改善意願?
(4)是否具有旺盛之責任感?       (9)人際關係是否良好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(5)是否具有技術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(10)健康狀況是否良好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
      机:  (1)是否能負荷生產能力?       (6)是否有精度不足之現象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(2)是否具備充分製程能力?      (7)是否會發生異常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(3)加油是否適切?              (8)配置是否適當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(4)有無充分確實的點檢?        (9)數量是否過多或不足之現象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(5)是否常發生故障停止?        (10)整理與整頓是否做好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料:  (1)數量有無發生錯誤?          (6)有無浪費之現象?
(2)等級有無發生錯誤?          (7)處理情形是否良好?
(3)廠牌有無發生錯誤?          (8)配置情況是否良好?
(4)有無混入異質材料?          (9)品質水準是否良好?
(5)在庫量是否適切?            (10)異常品管制是否恰當?
   法:  (1)作業標準內容是否良好?         (6)作業順序是否適當、正確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(2)作業標準是否有修訂?           (7)相互作業性是否良好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(3)這種方法是否能安全作業?       (8)前、後工程之搭配是否良好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(4)這種方法是否可製成好產品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(5)這種方法是否能提高效率?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
环:( 1)溫、濕度條件是否適當?
(2)照明、通風設備等是否適當?
       (3)5S是否有被落实去做?
      (4)工作环境是否有干扰?
      (5)工作条件是否良好?
* 品質循環改善說明
一.品質的管制就如同美國品管專家戴明博士,將其活動比喻為“車輪”,依循計劃(設計→PLAN)、執行(製造→DO)、檢核(調查銷售→CHECK)、措施(採取行動→ACTION)循環推進,即目前一般人所稱的循環改善P、D、C、A管理循環。
二.“管理循環”必須建立於“品質責任感”與“品質意識”的基礎上,方能順利咿D希望全體同仁能活用於現場或日常生活中。
三.循環改善:
   (1)計劃:訂定各項標準或規格。
   (a)決定目標:根據市場需要,公司的技術與製程能力、原材料及經濟性等,以訂定產品的品質標準(規格)。
   (b)達成目標之方法:產品經“設計”並經“試作”確定各種標準之後,就進一步進行原材料規格、機器、設備、工具標準、操作、驗收標準及管制標準等。
(2)執行:將“計劃”付諸實施。
   (a)教育訓練:生產前針對各種標準實施教育訓練,使熟悉標榫規範。
  (b) 生產作業︰生產時熟練地依規範進行作業,有問題點歡迎同仁提出建議改善案。
  (3)檢核︰查核執行結果,並與“計劃”相比較,以查明其差異性。
   (a)測定︰對“作業性”或“品質特性”進行測定收集情報。
   (b)分析︰針對“測定結果”以統計方法加以整理分析,並推論群體特性,了解製造過程及
有無脫離規格或標準。
   (c)判定︰分析比較之後判定是否有異常原因,並將其原因找出來。
(4)措施︰對執行上的偏差或原訂標準的不完整性採取矯正措施。
   (a)研擬改善對策︰找到異常原因之後,進一步針對原因對策改善。
   (b)對策複查:執行對策後,品管人員應抽樣測定,判斷對策是否得到成果,若然則修訂原
有標準,否則應再研究新的對策。
*提升品質之四大原則與三現主義
一.四大原则:(一)
1.不做規格外產品
2.不讓生產設備停頓
3.不使庫存品過多
        (二)
1.能發現異常
2.能做出良品
3.能看見成果

(三)

1.減低成本
2.減低在庫品
3.減低停機率
          (四)
1.要看(精密度、測定、觀察)
2.要聽(事實、溝通、究明原因)
3.要說(連絡、報告、建議)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二、三現主義︰追查原因的方法
   1、何謂三現主義︰

(1)   現     場
       
(2)   現    物
       
(3)   現    象

(a)要親臨問題現場
(b)不能猜想空想
        (a)要實際看到不良品
(b)不能只有「聽說」
        (a)要詳細看問題點
(b)不能大概看一看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這三現主義與 醫師詳嗷颊呋蛐叹?k案是相同原理的,有了現場、現物、現象,才能夠對症下藥解決問題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三、三現之外的三大原則︰
    (1)再現性→設定各種可能原因,使不良再顯現,才算真正掌握了真正原因。
    (2)品質保證→不要讓問題再度發生,必要時更改設備或 更改工作方法,光是「加強」注意是無濟於事的。
    (3)異常管理→品質最易發生問題的時刻是在換線、換管理方式、換新人、新材料導入、新設備咿D等,故需特殊品管方法來防上不良之發生。

*結   論
一.知後貴在行:
    (1)十年前,在歐洲的國際性品質管理研討會中,西方代表團中有人發問:為什麼日本願
意公開洩露品質經營成功的訣竅?日本的佐佐木教授答道:反正說出來,你們也不會
      去做的!
    (2)就算你們真的去做了,那也得花上十年的時間,才能趕上我們的境界,到那時候,我們早就超越得更遙遠了。
二.突破習慣領域:
  不斷的創新!突破!實踐!才能繼續保持前進的改善動力。
三.他山之石可以攻錯:
   讓我們哂靡牙鄯e的經驗、技術、創新的方法、科學的原則與失敗的教訓,重新再調適突破,追求卓越吧!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免费注册

x
发表于 2005-5-27 17:54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风扬电容触摸屏
品质对学习工艺很有帮助的
发表于 2005-6-25 16:42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人那!!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积分充值|广告联系|Archiver|小黑屋|液晶之家 ( 粤ICP备05077429号  

GMT+8, 2024-5-2 21:43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